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3年至202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高端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上下游贯通发展、协同互促的良好局面。
专家认为,《方案》一方面促进传统领域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增长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持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呈现持续恢复、结构向优的发展态势,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产品产量稳步提升。
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今年1月份至7月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4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4.1个百分点。
生产效益逐步改善。1月份至7月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763.2亿元,较一季度提高31.1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3.5%,较一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
新兴增长点表现亮眼。“双碳”战略引领光伏等行业蓬勃发展,1月份至7月份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276.6吉瓦,同比增长超过56%,包含硅片、电池、组件等在内的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324.7亿美元,光伏新增装机97.2吉瓦,同比增长158%。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占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11.2%。
当前,电子信息制造业仍面临需求不振、预期转弱、增势放缓等挑战,为此,《方案》系统谋划了两年期稳增长举措。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在努力扩大有效需求方面,将依托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促进传统领域消费升级,培育壮大先进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增长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优化电子整机出口产品结构,推动光伏、锂电等国际产能和应用合作进程。
在提升行业供给水平方面,将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在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方面,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重点推进集群培育提升工作。在优化产业政策环境方面,将持续做好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工作,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
电子信息制造的传统领域主要包括智能手机、计算机、电视机等。“传统领域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带来的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柔性化、高清化和绿色化升级。”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分析,例如在智能手机市场中,折叠屏手机成为市场亮点,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在计算机领域,具备AI功能的笔记本、平板电脑、办公本等成为市场亮点。
“产业规模保持全球首位,产品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龙头企业发展成效显著。2023年上半年全球手机、电视、电脑出货量前五品牌中,我国品牌分别有3家、3家、1家。”赛迪智库电子信息所所长温晓君说。
全球行业分析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占全球折叠屏出货量的26%,已成为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发展的领导者。
当前,电子信息制造业传统领域在提振消费方面也面临困难。温晓君分析,一方面,传统领域消费市场饱和,产品消费意愿降低。叠加产品创新速度放缓,导致换机周期进一步延长。
另一方面,消费潜力存在一定透支,产品消费需求下降。世纪疫情加速线上办公、远程教学等新模式推广,迎来传统领域电子产品的爆发式增长,但目前多数产品仍处于换机周期内,市场需求有所走弱。
为了促进传统领域消费升级,《方案》提出依托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消费,不断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推动手机品牌高端化升级,培育壮大折叠屏手机产业生态。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服务全民体育健身需求。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目录。
“从市场表现看,《方案》提到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新增长点均较为亮眼。如虚拟现实的感知、交互、建模、呈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与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等行业领域融合持续深化。”温晓君说。
赵刚认为,当前表现不错的新增长点主要有三个方向,分别是智能化、沉浸化和绿色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增加语音自动识别、图像自动识别等功能的智能电子产品表现抢眼;随着新型显示技术和虚拟/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加逼真效果的人机交互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新能源汽车、绿色节能产品等市场表现突出。
《方案》提出,要提升虚拟现实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虚拟现实智能终端产品不断丰富。《方案》还针对先进计算、北斗应用、新型显示等领域提出了细化要求。如,推动先进计算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加快先进技术和产品落地应用。鼓励加大数据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温晓君表示,先进计算领域呈现两大增长趋势,一是基础支撑型技术、架构功能型技术、应用赋能型技术持续演进,加速形成从计算器件到计算终端、从算法模式到应用软件的产业生态。二是在工业、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案例持续增长,围绕智能制造、城市大脑、超高清视频等开展智能化转型、提供能级跃升支撑,加速“计算+”规模应用和推广。
作为先进计算产业的“链主”企业,联想加速推动先进计算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在智能化转型深化的过程中,将加速形成独立完整的AI生态。基于此,联想已初步构建了由AI内嵌的智能终端、AI导向的基础设施、AI原生的方案服务构建的“全栈智能”布局,实现先进算力的全域覆盖,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的落地。(黄 鑫)
从1994年北斗系统工程立项至今的30年间,几代北斗人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坚持自主创新、分步建设、渐进发展,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为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9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19日正式发布,这是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
卡塔尔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科学家通过分析391名志愿者的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中的数千种分子,绘制出人体及其复杂生理过程的分子图。
(记者付丽丽)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今年9月至11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为55%,而今年10月至明年2月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会增加至60%,厄尔尼诺现象在此期间再次发展的概率微乎其微。
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我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
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日前已完成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日前,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在《细胞》上发表最新工作成果,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系统的问世。
中央宣传部日前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集中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
将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9月上中旬,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参与“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活动,记录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西藏实践。
“水库总库容22.49亿立方米,相当于360个西湖。”站在160多米高的大坝上,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新疆叶河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孟涛一脸自豪。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能源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实验室依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家单位组建,并设有学术委员会。
眼下,在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梯田即将迎来收割,不时能听到村民们在家里磨镰刀的声音。梯田红米、稻田鱼、鸭蛋等当地绿色特优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让世界遗产品牌惠及当地群众。
一项新研究称,海洋鱼类的灭绝风险远高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初步估计,从2.5%增加到12.7%。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法国蒙彼利埃海洋生物多样性、开发和保护部门研究人员称,IUCN撰写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覆盖了超15万个物种,指导全球各地保护最受威胁的物种。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和天文技术实验室近期基于机器学习,合作开发了快速计算恒星—行星系统潮汐演化的方法。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中部地区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对于促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据《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2024)》显示,自2009年第一个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科技小院数量快速增长、参与主体愈加丰富,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参与专家达2700余名、入驻研究生1万余名。科技小院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