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long8国际在先进锂电池的制造方面,合理设计具有高离子传导性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室温时,目前已知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比液体/陶瓷低得多的离子电导率,这限制了在电池中的实际应用。
10月17日,复旦大学 韩善涛 Shantao Han,陈茂Mao Chen等,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g Shao-Horn, 昆山杜克大学(Duke Kunshan University)Xinrong Lin,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文,报道了在交替结构的聚合物序列中,所设计重复单元的精确定位,提升了均匀锂离子Li+分布、非聚集锂离子Li+-阴离子溶剂化,以及序列辅助位点到位点的离子迁移,并促进了高达三个数量级的Li+电导率调节。这种全固态电池的交替结构聚合物自组装,促进了从环境温度到高温对锂金属的可逆和枝晶缓解循环。这项工作展示了强大的分子工程手段,以获得高离子传导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并用于下一代能源器件。
图1:在不同聚合物电解质系统中,电池充电期间锂离子Li+输运模式示意图。
免责声明: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用于复合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原标题:《【复材资讯】研究前沿:复旦大学陈茂Nature Materials聚合物电解质 全固态电池》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