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2021年,上海软件中心在领导班子指导下成立“工业智能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工智所”)。工智所主任孔繁荣介绍,该中心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上海市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基于863专项等重大课题,孔繁荣团队积累了汽车、消费类电子、船舶和工业等多个领域系统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大量经验,积累了很多共性技术,累计完成22项国家标准、17项发明专利申请、获得70项软件著作权。发表百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他们凭借工业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奔走在全国各个工厂,为制造企业把脉问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多年来,工智所已服务超过200家重点制造企业,为推动国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上海氧隆科技创始人王群龙在创业初期,受限于设备和市场的瓶颈,企业经营一度停滞。
本科毕业后,王群龙曾在一家催化剂公司担任研发经理,从事新材料研发。由于所学专业的特点,王群龙对分子筛制氧、膜制氧领域研究颇多。分子筛制氧设备的特点是制氧浓度高但体积大,膜制氧设备体积小、轻便但是氧气浓度低。“大部分国外的大公司都是采用分子筛制氧的。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不用膜制氧呢?”2019年3月,王群龙决心尝试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制氧机,并于2020年入驻由上海软件中心运维服务的中国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信息电子产品实验试制平台(下文简称“信息电子平台”)。
入驻信息电子平台初期,王群龙团队很快便在制氧膜关键技术上产生了突破。但由于条件和设备有限,缺乏机械外壳等硬件设备相关的资源支持。得知这个初创团队的困境后,孔繁荣团队的运维工程师们,帮助和指导王群龙团队多次使用了平台的试制设备,进行制氧机的电路设计、模块化设计、产品测试、性能测试等。在强大资源的帮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携式制氧机第一代产品便顺利开发完成。整个过程比原先预估的至少缩短了3~6个月时间,节省成本近50万元~80万元。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