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召开检委会(扩大)会议专题分析研判会商2024年上半年全国检察业务数据
“数据分析不是目的,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关键!”7月12日,最高检召开检委会(扩大)会议,专题分析研判会商2024年上半年全国检察业务数据,客观全面审视成绩和不足,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和原因,针对性研提改进措施。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主持会议并强调,检察业务数据是检察业务工作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检察机关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改进工作的“体检表”。要加强对检察业务数据的全面审视、科学分析、系统研判、综合运用,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坚持尊重司法规律,紧盯影响和制约法律监督质效的深层次问题,持之以恒做细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之以恒答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检察答卷。[详细]
7月10日,国家首席大检察官、最高检检察长应勇在京会见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一行。应勇对林定国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习主席去年底在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推动香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更好发挥作用、实现更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去年以来,在中央政府坚强领导下,在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走出疫情、迎来整体性复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巩固了由乱到治的大势,促进香港迈向由治及兴。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是香港的最大优势。[详细]
7月9日,最高检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6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习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近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听取第一轮系统内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综合报告,第二轮系统内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制发情况的报告及2024年度重点督办任务二季度落实情况的报告,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主持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坚持政治巡视定位,强化政治监督,压紧压实巡视整改责任,深化巡视成果运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更好推进习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进一步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详细]
7月10日,第二届新时代检察工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研讨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陕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葛晓燕强调,最高检“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在陕西设立以来,聚焦“检、学、研、协、服”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为检察机关创新发展的高端智库、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检校合作迭代升级的时代样本,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要锚定目标任务,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上持续发力。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内与对外结合、育才与引才结合,加强“一带一路”检察理论研究,汇聚服务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动能。[详细]
7月8日,最高检以“行政检察与民同行助力法治中国建设”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行政检察近年来护航民生民利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及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情况。这是第五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的首场活动。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情况。行政检察业务条线年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中,办理涉民生民利案件10.4万余件,在今年“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办理案件5.1万件;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共办理涉企案件4.2万余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5亿余元。[详细][新闻发布会]
7月10日至11日,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率领调研组,就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在安徽调研,并在凤阳县检察院接访一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安徽省检察院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省暨部分市级检察院有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当前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宫鸣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公众高度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及犯罪的预防惩治工作,检察机关使命在肩、责任如磐,必须加强综合履职,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详细]
7月8日上午,最高检政治部与公益诉讼检察厅联合举行最高检第十六期巡讲支教(公益诉讼检察专题)启动仪式暨座谈会。讲师团成员集结完毕,会后即出发前往西藏自治区、新疆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受援地。 根据《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为高质效推进巡讲支教工作,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履职能力,最高检政治部与公益诉讼检察厅联合开展了本次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推动检察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巡讲支教活动。 [详细]
今年3月,最高检行政检察厅印发通知,对“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予以推广,强调各地检察机关要结合本地实际用好模型,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切实保障农民工安“薪”不忧“酬”。在大数据监督模型的推动下,检察机关聚焦工程项目审批、施工许可、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关键环节,对违反专用账户管理、工资支付规定等情况及时进行预警,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过程动态监管,推动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的落地落实。[详细]
7月5日,最高检、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发布了一批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典型案例,进一步推动实现强制报告义务主体“应报告尽报告”,引导各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方法,高质效推动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落细。本批典型案例更加强调长效机制建设,集中展现了各地的有益探索,为相关人员发现、报告提供更为便捷、高效、规范的渠道。也对各地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过程中采取的监护危机干预、留守儿童保护、被害人综合救助等做法进行了总结提炼,更加突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保护。[详细][典型案例全文]
一河通古今,千年文脉长。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关于运河保护的指示精神,7月3日,全国检察机关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召开,共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实践。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及杭州市等沿河九省市检察机关以水为媒,围绕进一步推动大运河保护提质增效,各自分享了在大运河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的经验做法。[详细]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上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瑜涉嫌受贿一案,由上海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李海瑜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详细]
山东省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副主任边祥慧(正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山东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边祥慧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详细]
陕西省府谷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王乃延(正处级)涉嫌受贿一案,由陕西省榆林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王乃延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详细]
日前,十四届上海市政协原常委鲍炳章(正局级)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案,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鲍炳章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起诉指控:被告人鲍炳章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依法应当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详细]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原书记吴炜(正厅级)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北海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吴炜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北海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吴炜利用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在担任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期间,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经济损失,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依法应当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详细]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原副巡视员饶勇涉嫌贪污罪,受贿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一案,由青海省海东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海东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饶勇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海东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饶勇在担任青海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局长,兼任西宁市国家税务局局长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物,数额较大;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在担任青海省国家税务局局长期间,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特别重大损失,依法应当以贪污罪,受贿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详细]
龙8long8国际
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检依法以涉嫌受贿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对钟自然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详细]
7月2日至5日,由河南省检察院组织的全省检察机关第五期先进典型素能提升培训班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举行,46名先进典型集中学习交流,旨在进一步弘扬英模精神,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围绕“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以及“学习贯彻《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等进行授课。专题辅导之外,培训班还组织了品读红色书信、经验分享交流以及现场教学等活动。“我将进一步强化学习、感悟并践行好大别山精神,发挥好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成为一名新时代优秀检察官。”参训学员、河南省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郭培君说。[详细]
为进一步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近日,上海市检察院召开控告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推进会,梳理总结该市检察机关反向审视工作阶段性情况,并通报上海市检察机关优秀控告申诉案件反向审视报告评选结果。 去年9月,上海市检察院在全国省级检察院中率先出台《上海市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办法(试行)》,明确“穿透式”审视、“回炉式”审视、“延伸式”审视的基本方法,从制度层面实现反向审视工作全领域覆盖、全部门参与、全过程开展,为深入推进反向审视工作提供系统化机制保障。《办法》施行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价值导向、效果导向,重点围绕刑事申诉案件,着力发挥反向审视工作在内强制约、外强监督、源头治理中的功能作用。针对反向审视中发现的问题,该市各级检察院提出构建控告申诉一体化处置机制、细化刑事立案监督案件办理规范、制发刑事控告申诉高质效办案指引等务实解决路径,将反向审视成果融入检察办案日常。[详细]
连日来,安徽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武率领调研组深入多地基层院,调研推进“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情况,要求深刻理解把握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提出的“三个善于”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更好引领两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每到一地,调研组都详细了解基层院推进两个专项行动情况,并与干警探讨“三个善于”的深刻内涵和理解运用。 [详细]
近日,湖北省检察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民事检察与刑事检察一体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民事检察部门应对裁判不公、审判程序违法等违法行为背后隐藏的徇私枉法、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等相关职务犯罪线索和虚假诉讼、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刑事犯罪线索予以重点关注。普通犯罪检察部门、经济犯罪检察部门应对黑恶势力强迫交易案件、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所伴生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线索、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线索予以重点关注。[详细]
近年来,河南省检察机关行政检察工作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积极融入大局,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助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强化民生司法保障等方面拓展案源,为做实行政检察提供了源头活水。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作为“重中之重”,近五年来共办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6967件,抗诉60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09件。高度重视依法规范化解行政争议,注重在履职中协同有关部门,以达成协议、促成和解、以抗促和等形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详细]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印发《关于加强全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意见》贯彻“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理念,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意见》要求,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主动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构建全流程全领域全方位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以依法能动履职发现并推动解决涉未成年人案件背后存在的未成年人保护痛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详细]
7月9日,河北省检察院召开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2021年以来,河北省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抗诉、检察建议、公开听证、司法救助、释法说理等多种途径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1716件,其中,院领导带头包案促进化解行政争议662件,占该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总数的38.6%。 [详细]
近日,贵州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素能提升培训班在国家检察官学院贵州分院举办,60名从事未检工作的检察干警参加培训。培训班设置了习法治思想、指导性案例与策论写作、家庭教育指导实证分析、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相关规定的理解与适用、贵州数字未检研究等课程,并邀请省内外从事未检工作的专家、教授开展专题授课。同时,培训班创新开展法治宣讲、业务答辩、策论写作等岗位练兵活动,切实达到以训促赛、以训促学的效果。 [详细]
日前,天津市检察院以“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 更好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为主题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近年来,天津市检察机关制定实施《天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主动争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各方支持,创新建立“人大+检察”“政协+检察”监督协同机制,积极探索“府检联动”机制,实现检察监督与行政内部监督机制贯通。 [详细]
7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五地检察机关召开太行山(河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联席会第二次会议,交流跨区域协作一年来的成效做法。一年多来,相关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办案力度,共立案涉太行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176件,督促清理固危废垃圾7539吨,追缴环境损害赔偿金、治理修复费用共1.4亿余元。同时,检察机关还通过落实常态化联络、府检联动协作机制等,推动跨区域案件办理,进一步凝聚公益保护合力。 [详细]
近日,广东省检察院召开“清风正气 从家出发”家庭助廉座谈会,邀请28名家庭助廉员代表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上,6名家庭助廉员代表畅谈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感悟以及对助推清廉检察机关建设的意见建议。会议强调,每一位检察干警和家属都要做到以德立家、以廉护家、以责守家,以“小家”清风带动广东检察的“大家”清廉,为推进广东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和前进动力。 [详细]
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切实强化民事支持起诉职能,持续加强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托民事支持起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与相关单位建立的工作机制及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全面深入摸排欠薪案件线索。畅通支持起诉“绿色通道”,对相关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农民工民事支持起诉案件3005件,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6100余万元。 [详细]
日前,由甘肃省检察院、甘肃政法大学联合设立的甘肃省刑事证据分析研究基地在兰州揭牌。揭牌仪式上,双方签订《刑事证据分析研究基地合作协议》,明确着力研究司法实践中证据分析的难点、热点问题,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揭牌仪式后,围绕“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这一主旨,来自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西警察学院、公安部的五位专家进行发言,该省检察机关、法院、公安机关、律协、高校的100余人参加会议。 [详细]
近日,上海市检察院与同济大学联合研发开设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英双语课程开讲,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龚培华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检察工作概览”为题讲授了第一堂课。“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英双语课程依托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采用检察机关与高校合作授课的方式,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分别介绍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制度。 [详细]
日前,甘肃省检察院召开“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推进会,对下一步推进两个专项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进会要求该省三级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履职监督、检察建议、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积极推动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在深挖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线索上狠下功夫,以法治力量提信心、稳预期、促发展;强化一体履职,做好“检护民生”共答题,鼓励各地检察机关积极能动开展工作,依托业务条线建设亮点品牌,以强有力的检察综合履职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详细]
近日,四川省检察院举行“1+13”检校合作启动仪式,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13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包括加强人员双向交流、促进法治人才培养、推动实习实践教学、开展法治理论和实践研究四个方面内容,并明确建立日常联络、互访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共同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检校合作新模式。 [详细]
最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公司提供